第720章 大柳村起飞,司元村眼红
第720章 大柳村起飞,司元村眼红
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筹备,星汉文化终于挂牌开业。
然而这个消息并没有在网络上引发丁点讨论,因为周灏这边根本就没有投放任何相关营销素材。
低调做事,闷声发财,这条路线贯彻到底就对了。
动不动放个屁都要在热搜上挂几天,提纯效果确实好,但非常败路人缘。
没必要。
不过这事儿还是瞒不过业内人,开业当天还是来了不少同行,五彩斑斓的篮几乎把门口堵得水泄不通。
前两年的时候,因为周灏肆意炮轰到处得罪人的缘故,大家对他多少都有点忌惮……至少明面上不敢和他交好。
但是这两年下来,某些黑手非但没能绞杀弄死他,反而让他更加活跃更加红火。
尤其是去年,国庆七十周年的一部献礼片,直接让他的江湖地位扶摇直上,摁都摁不住。
事情到了这里,大家基本也都已经看明白了。
这家伙一只脚已经踏进金銮殿了,搞不好未来也是坐在裁判席上的那一号人物,能交好就赶紧交好吧,以后再想烧香都未必有机会了。
伸手不打笑脸人,对于这些祝贺周灏也是照单全收,更进一步的合作邀请,他也没有一口回绝。
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嘛,只要屁股是在自家这边的,可以考虑!
而当日分量最重的一位嘉宾,无疑就是张星泰了。
这位华语影坛的泰斗一出现,现场直接就轰动了。
虽然老张自己反复强调自己只是来看个热闹捧个场而已,但在座压根就没几个人信。
你张大导演不是忙着捣鼓来年的贺岁档嘛,没点大事怎么可能大老远跑来这里?
看热闹?
你蒙谁呢!
何况之前网络上就已经有过各种流言蜚语,甚至张星泰自己也表态过想跟周灏合作……
所以老张这一次的露面,立刻就给大家提供不少联想的空间。
难不成,今年的贺岁档作品真是张导跟周灏合作?
这俩一个资历雄厚地位超然,一个才华横溢桀骜不驯,真要整一个剧组里去,到底听谁的啊?
这个问题,周灏自己也回答不了,所以他选择暂时不合作。
去年的时候老张就提出过要合作拍摄的建议,当时他也答应了,但回头一想就觉得不合适了。
就是这个问题——创作上的分歧意见,以谁为主?
老张地位摆在那里,要求他自己言听计从那不可能。
可要让他对老张妥协,把自己的剧本拍成奇奇怪怪的样子,周灏也不乐意。
两边但凡有一个彩笔怂货,那还好说一点,有人退一步就能海阔天空,最怕的就是两边都较真。
隔壁地球村的那部《红高粱》,一部片子集合了老谋子和姜纹两位较真的电影大师,偏偏两人的理念又不一样,于是天天就在剧组里吵。
从开机吵到杀青,差点把片子都给吵黄了。
周灏可不想体验这种破事,《下次一定》就完事了。
反正春晚的邀请,也正好给了他婉拒的合理借口。
等哪天老张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了,愿意当副手了,周灏倒是可以考虑上去合作一把。
从老张手上蹭个传帮带的噱头,也不是什么坏事嘛。
公司顺利落地,周灏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总算是落了地。
等公司的事务逐渐进入正轨后,他带着许凌月一起去了一趟司元村。
倒不是去旅游的,而是去“指导工作”的。
随着短剧赛道的日益红火,现在天天都有不同的剧组入驻大柳村,整个村子的经济算是被彻底带动起来了。
村里家家户户都多多少少沾到了一点好处,尤其是那几家搞民宿的,这一年半载下来更是赚得盆满钵满,之前那些担忧和抱怨早就一扫而空了。
听说最近那位许书记,走路都是带着风的。
这笔成绩,绝对是一笔不俗的谈资。
有了这个成功的样板工程,司元村这边自然也就坐不住了,连着几份申请报告打上去,上级终于给了回应。
搞,可以搞!
但不能盲目瞎搞,必须引进成功经验,来帮扶村子发展。
而作为最关键的核心人物,周灏当然会被请过来“指导”一下。
这两年司元村的条件也确实在变好,至少跟他四年前离开的时候已经不太一样了。
但跟外面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比起来,还是有点过于滞后了。
周灏两口子一出现,整个村子的父老乡亲欢天喜地全跑了出来,那叫一个热闹。
周灏当然也不是空手来的,每次过来都会送上两车物资,早都已经成习惯了。
这时候最开心的自然就是村里的孩子们,一边高呼感谢一边争先恐后跑去挑礼物,整个村里都是欢快的笑声。
吃过一顿丰盛的接风宴,周灏开始了解村里现在的详情。
“周老师,我们这里的情况你应该也都很清楚,跟你走的时候差别其实不大。”老村长杨铁柱死死抓着他的手,“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,你看能成不?”
周灏毫不犹豫道:“当然能,要不然我来这里干嘛的?”
“可是……我们这里可能拿不出那么多的改造资金。”杨铁柱担忧道:“可能没法跟你们大柳村一样大手笔地搞旅游副业。”
“一步一步来嘛,一口吃不成胖子。”周灏笑道:“当前首要问题,就是先把进出村的路再好好修一修,不求多舒适多豪华,至少得平整一点对吧?总不能别人进来拍戏,一脚深一脚浅全是烂泥吧?”
老村长连连点头,“这个是应该的,到时候我跟上面传达一下……但问题是,我们这里这么破这么落后,真有人会来这里拍戏吗?”
周灏嘿嘿一笑,“不但有,而且会很多!”
在经过初期的迷茫摸索后,现在短剧的发展方向已经逐渐开始清晰起来,其中一条主要方向就是【重生】。
重生回千禧年,重生回九十年代,重生回八十年代,甚至重生回解放初的……
要拍这些剧,就需要取景地的呼应,总不能在高度现代化的环境里拍这些内容吧?
虽说短剧的观众对于服化道并没有那么讲究,但也不能太离谱啊。
所以为了匹配时代背景,剧组经常还得自己想办法给布景“做旧”,对于预算不多的短剧剧组来说,这笔开支多少是有点肉疼的。
但这个问题在大柳村这边,却是完全不存在的。
破烂?落后?
要的就是这个味儿!
类似村里那个大礼堂,时代属性非常强烈的标志性建筑,全国境内还剩多少?
想要拍类似的年代剧,与其费劲在那自己捣鼓,来这里取景不香吗?
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啊!
不过这是最理想的状态,对于司元村来说,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——怎么吸引第一波吃螃蟹的人。
你得有样板广告,才能有后续啊!
而对于这个问题,周灏早已有了打算。
他准备以身入局!
(本章完)
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筹备,星汉文化终于挂牌开业。
然而这个消息并没有在网络上引发丁点讨论,因为周灏这边根本就没有投放任何相关营销素材。
低调做事,闷声发财,这条路线贯彻到底就对了。
动不动放个屁都要在热搜上挂几天,提纯效果确实好,但非常败路人缘。
没必要。
不过这事儿还是瞒不过业内人,开业当天还是来了不少同行,五彩斑斓的篮几乎把门口堵得水泄不通。
前两年的时候,因为周灏肆意炮轰到处得罪人的缘故,大家对他多少都有点忌惮……至少明面上不敢和他交好。
但是这两年下来,某些黑手非但没能绞杀弄死他,反而让他更加活跃更加红火。
尤其是去年,国庆七十周年的一部献礼片,直接让他的江湖地位扶摇直上,摁都摁不住。
事情到了这里,大家基本也都已经看明白了。
这家伙一只脚已经踏进金銮殿了,搞不好未来也是坐在裁判席上的那一号人物,能交好就赶紧交好吧,以后再想烧香都未必有机会了。
伸手不打笑脸人,对于这些祝贺周灏也是照单全收,更进一步的合作邀请,他也没有一口回绝。
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嘛,只要屁股是在自家这边的,可以考虑!
而当日分量最重的一位嘉宾,无疑就是张星泰了。
这位华语影坛的泰斗一出现,现场直接就轰动了。
虽然老张自己反复强调自己只是来看个热闹捧个场而已,但在座压根就没几个人信。
你张大导演不是忙着捣鼓来年的贺岁档嘛,没点大事怎么可能大老远跑来这里?
看热闹?
你蒙谁呢!
何况之前网络上就已经有过各种流言蜚语,甚至张星泰自己也表态过想跟周灏合作……
所以老张这一次的露面,立刻就给大家提供不少联想的空间。
难不成,今年的贺岁档作品真是张导跟周灏合作?
这俩一个资历雄厚地位超然,一个才华横溢桀骜不驯,真要整一个剧组里去,到底听谁的啊?
这个问题,周灏自己也回答不了,所以他选择暂时不合作。
去年的时候老张就提出过要合作拍摄的建议,当时他也答应了,但回头一想就觉得不合适了。
就是这个问题——创作上的分歧意见,以谁为主?
老张地位摆在那里,要求他自己言听计从那不可能。
可要让他对老张妥协,把自己的剧本拍成奇奇怪怪的样子,周灏也不乐意。
两边但凡有一个彩笔怂货,那还好说一点,有人退一步就能海阔天空,最怕的就是两边都较真。
隔壁地球村的那部《红高粱》,一部片子集合了老谋子和姜纹两位较真的电影大师,偏偏两人的理念又不一样,于是天天就在剧组里吵。
从开机吵到杀青,差点把片子都给吵黄了。
周灏可不想体验这种破事,《下次一定》就完事了。
反正春晚的邀请,也正好给了他婉拒的合理借口。
等哪天老张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了,愿意当副手了,周灏倒是可以考虑上去合作一把。
从老张手上蹭个传帮带的噱头,也不是什么坏事嘛。
公司顺利落地,周灏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总算是落了地。
等公司的事务逐渐进入正轨后,他带着许凌月一起去了一趟司元村。
倒不是去旅游的,而是去“指导工作”的。
随着短剧赛道的日益红火,现在天天都有不同的剧组入驻大柳村,整个村子的经济算是被彻底带动起来了。
村里家家户户都多多少少沾到了一点好处,尤其是那几家搞民宿的,这一年半载下来更是赚得盆满钵满,之前那些担忧和抱怨早就一扫而空了。
听说最近那位许书记,走路都是带着风的。
这笔成绩,绝对是一笔不俗的谈资。
有了这个成功的样板工程,司元村这边自然也就坐不住了,连着几份申请报告打上去,上级终于给了回应。
搞,可以搞!
但不能盲目瞎搞,必须引进成功经验,来帮扶村子发展。
而作为最关键的核心人物,周灏当然会被请过来“指导”一下。
这两年司元村的条件也确实在变好,至少跟他四年前离开的时候已经不太一样了。
但跟外面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比起来,还是有点过于滞后了。
周灏两口子一出现,整个村子的父老乡亲欢天喜地全跑了出来,那叫一个热闹。
周灏当然也不是空手来的,每次过来都会送上两车物资,早都已经成习惯了。
这时候最开心的自然就是村里的孩子们,一边高呼感谢一边争先恐后跑去挑礼物,整个村里都是欢快的笑声。
吃过一顿丰盛的接风宴,周灏开始了解村里现在的详情。
“周老师,我们这里的情况你应该也都很清楚,跟你走的时候差别其实不大。”老村长杨铁柱死死抓着他的手,“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,你看能成不?”
周灏毫不犹豫道:“当然能,要不然我来这里干嘛的?”
“可是……我们这里可能拿不出那么多的改造资金。”杨铁柱担忧道:“可能没法跟你们大柳村一样大手笔地搞旅游副业。”
“一步一步来嘛,一口吃不成胖子。”周灏笑道:“当前首要问题,就是先把进出村的路再好好修一修,不求多舒适多豪华,至少得平整一点对吧?总不能别人进来拍戏,一脚深一脚浅全是烂泥吧?”
老村长连连点头,“这个是应该的,到时候我跟上面传达一下……但问题是,我们这里这么破这么落后,真有人会来这里拍戏吗?”
周灏嘿嘿一笑,“不但有,而且会很多!”
在经过初期的迷茫摸索后,现在短剧的发展方向已经逐渐开始清晰起来,其中一条主要方向就是【重生】。
重生回千禧年,重生回九十年代,重生回八十年代,甚至重生回解放初的……
要拍这些剧,就需要取景地的呼应,总不能在高度现代化的环境里拍这些内容吧?
虽说短剧的观众对于服化道并没有那么讲究,但也不能太离谱啊。
所以为了匹配时代背景,剧组经常还得自己想办法给布景“做旧”,对于预算不多的短剧剧组来说,这笔开支多少是有点肉疼的。
但这个问题在大柳村这边,却是完全不存在的。
破烂?落后?
要的就是这个味儿!
类似村里那个大礼堂,时代属性非常强烈的标志性建筑,全国境内还剩多少?
想要拍类似的年代剧,与其费劲在那自己捣鼓,来这里取景不香吗?
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啊!
不过这是最理想的状态,对于司元村来说,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——怎么吸引第一波吃螃蟹的人。
你得有样板广告,才能有后续啊!
而对于这个问题,周灏早已有了打算。
他准备以身入局!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