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2章 诸位,时代变了
五皇子说完,转身径直走入府中。
郭文华快步跟上。
双手捧刀的墨玄朗声道:“卑职定将话传到。”
说完,他身形一动,已经化为残影离开。
这等场景,让那几位五皇子府供奉都是后背发寒。
这位镇妖司中强者,他们无一人能敌!
五皇子府门外,许文远低叹一声,看向躺在血泊中的陈正义,心头泛起狐死兔悲之感。
从谋划对付镇天司,众人意气风发,到此时入狱的入狱,身死的身死,竟是一场纷乱。
“入府抓人,送刀杀人,五皇子当真在青阳侯眼里,就如此轻贱?”许文远身侧,传来李文渊的低语。
“李兄,这样的镇天司,这样的青阳侯,在五皇子和陛下眼里,才是真正的好刀啊……”许文远看向府中前行的五皇子和郭文华,面色复杂。
他许文远也好,死在五皇子刀下的陈正义也罢,还有那被抓去司狱的赵富国,都不是五皇子真正看重的。
在五皇子眼中,哪怕是与其为敌的青阳侯,反而是更有分量。
“殿下,这是陛下的刀。”府中,随在五皇子身后的郭文华压低声音开口。
陛下的刀。
镇天司,青阳侯,都是陛下的刀。
青阳侯送刀来,不只是代表青阳侯本人,更是代表大秦皇帝!
在皇帝眼中,从大皇子远赴青天洲之后,五皇子在皇城之中所为,过了!
五皇子点点头,双目之中透出精光。
“也好,百官自查,这一刀我先斩了,也算撇清关系。”
“如此说,青阳侯倒是并非真要与本皇子为敌。”
说到这,他脚步顿住,面上露出几分神采。
“当真是一柄好刀。”
镇天司黑冰台,都是帝王手中的刀。
对于帝王来说,这柄刀越利越好。
现在他嬴礼是五皇子,这柄刀锋芒毕露,似乎会伤到他。
可要是有一天他嬴礼不再只是五皇子,有资格将这柄刀握在手中呢?
如此好刀在手,何其畅快?
“从府中挑选几柄宝刀,送去青阳侯府。”
五皇的声音响起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只用一日。
沉寂无数年的镇天司重新回到皇城百姓眼前。
杀。
什么叫皇权特许,杀人无错?
青阳侯持刀从大理寺门前杀到刑部,七品官杀的,五品官也杀的。
文官杀的,武官也杀的。
不但杀,还堵在皇宫乾阳殿门前杀,还将刀送到五皇子府,让五皇子自己杀。
皇城这么大,真见过青阳侯的人不过寥寥。
但满皇城如今议论的,都是一句话。
青阳侯,敢杀人。
因为青阳侯持刀杀人成为百姓疯传之事,反而镇天司抓捕大理寺刑部上下数百人,抄数十官员之家的事情,倒是没人在意了。
连着镇天司从皇城书院擒去数百学子教习,将刑部尚书都截入司狱,也没多少人过问。
原本,这等事情必然是引起汹涌舆情,御史台怕是要全员出动,上书的折子如雪一般。
可是现在御史台也好,礼部也罢,乃至于朝堂百官,竟然没有时间去管外人事。
他们自己都自身难保!
枢密院一日三圣旨,六部尚书有三位被留在御书房。
三司联手,百官自查。
御史台新任御史大夫曹越,将自己所有家产名录贴在东华门外邸报栏中,言他曹越除此名录之外多一两纹银之产,甘愿辞官归隐。
皇城,乱了。
这乱,不是战乱,而是纷乱。
这么多年来,大秦的百姓已经习惯了那些官员挥金如土,那些世家广厦万千的状态。
拿着五两纹银俸禄的武卒眼中,那些官员就该是脑满肠肥,就该是金银不缺。
可是曹越完全颠覆了百姓与低阶武者,低阶武官武卒的认知。
大秦,真有两袖清风的官!
这大秦,真有为江山,为万民的官!
这样的官,就该被皇帝重用!
皇帝圣明,用曹越为御史大夫!
皇帝圣明,用敢杀人的青阳侯为武御司司首!
皇城之中,一时间竟然沉寂了。
所有人都在等待,等待百官自查的结果。
京兆府。
身穿青灰儒袍的府衙肖楼坐在后堂,身前是十多位京兆府中官员。
此地是后堂,众人也都没有穿官服。
这些官员,除了大多数的京兆府官员,还有几位是吏部中人。
肖楼的岳丈是吏部尚书司马清光,他与吏部中官员也算熟悉。
肖楼看向众人,面色平静。
“诸位同僚与我肖楼共事也有数年,对我的为人也该是了解。”
“此时连夜召集大家来府中,是为商议百官自查之事。”
肖楼的目光扫过,低声道:“司马尚书如今置留宫中,吏部一时无法掌控百官讯息,也无法推动自查之事。”
“这是陛下有意为之,也是司马尚书自保之法。”
“司马尚书是我岳丈,我就把话说明白。”
“这一次礼部主导自查,那些礼部文官又大多清廉,吏部,户部,还有京兆府这等实职官员身在其位,就算再干净,也比不上礼部和御史台的人。”
“此事查下去,礼部和御史台必然为百姓拥戴,吏部,户部,其他官员,恐怕要为天下唾弃。”
肖楼看向众人,神色之中多出一丝复杂。
“曹越将自己家产公开,连我也是震惊。”
“回头想想,我等身家与其相比,何止千倍万倍之巨?”
“百姓,该怎么想我们?”
大堂之中,一时沉默。
都是做久了官的,谁都明白肖楼心思。
司马清光乃是吏部尚书,本该是最可能成为内阁大学士,成为国相人选。
可是这次礼部参与百官自查,礼部官员又大多清贵。
等自查结果公布,司马清光别说入阁,不被牵连就不错了。
吏部,那可是六部之中最肥之地,比户部还肥。
现在肖楼寻他们,必然是为司马清光铺路。
“府尹大人,陛下这次当真铁了心要查?”站在肖楼身前的五旬老者双目眯起,“皇城之中,若是真查,又有多少人是干净的?”
“不错,要是真将百官都罢免了,谁为大秦做事?”另一位四旬出头的青袍文官低声说道。
其他人都是相互看看,微微点头。
法不责众。
这等自查,要是真彻底查下去,最终怕不就是一摊烂账。
“你们不懂。”
肖楼摇摇头,轻轻摆手。
“你们觉得大秦少了百官不行,却忘记了,各方郡府,有的是人愿意来皇城为官。”
“你们觉得大秦的官需要儒道修行精深,需要精通各种律法,可是你们忘记了,青天洲上多的是儒道修行者。”
肖楼的声音,让所有人愣住。
“犯官发配陈洲,调青天洲上大儒入朝,如今天道大盛,多少年轻人有潜力有热血,不求名利,只为大秦。”
“你们听说过他们的口号吗?”
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”
“诸位,时代变了。”
肖楼的目光缓缓落在身前几人身上,轻声道:“百官自查结果陛下不满意的话,还有镇天司,还有青阳侯。”
“青阳侯手中的刀,很利。”
(本章完)
五皇子说完,转身径直走入府中。
郭文华快步跟上。
双手捧刀的墨玄朗声道:“卑职定将话传到。”
说完,他身形一动,已经化为残影离开。
这等场景,让那几位五皇子府供奉都是后背发寒。
这位镇妖司中强者,他们无一人能敌!
五皇子府门外,许文远低叹一声,看向躺在血泊中的陈正义,心头泛起狐死兔悲之感。
从谋划对付镇天司,众人意气风发,到此时入狱的入狱,身死的身死,竟是一场纷乱。
“入府抓人,送刀杀人,五皇子当真在青阳侯眼里,就如此轻贱?”许文远身侧,传来李文渊的低语。
“李兄,这样的镇天司,这样的青阳侯,在五皇子和陛下眼里,才是真正的好刀啊……”许文远看向府中前行的五皇子和郭文华,面色复杂。
他许文远也好,死在五皇子刀下的陈正义也罢,还有那被抓去司狱的赵富国,都不是五皇子真正看重的。
在五皇子眼中,哪怕是与其为敌的青阳侯,反而是更有分量。
“殿下,这是陛下的刀。”府中,随在五皇子身后的郭文华压低声音开口。
陛下的刀。
镇天司,青阳侯,都是陛下的刀。
青阳侯送刀来,不只是代表青阳侯本人,更是代表大秦皇帝!
在皇帝眼中,从大皇子远赴青天洲之后,五皇子在皇城之中所为,过了!
五皇子点点头,双目之中透出精光。
“也好,百官自查,这一刀我先斩了,也算撇清关系。”
“如此说,青阳侯倒是并非真要与本皇子为敌。”
说到这,他脚步顿住,面上露出几分神采。
“当真是一柄好刀。”
镇天司黑冰台,都是帝王手中的刀。
对于帝王来说,这柄刀越利越好。
现在他嬴礼是五皇子,这柄刀锋芒毕露,似乎会伤到他。
可要是有一天他嬴礼不再只是五皇子,有资格将这柄刀握在手中呢?
如此好刀在手,何其畅快?
“从府中挑选几柄宝刀,送去青阳侯府。”
五皇的声音响起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只用一日。
沉寂无数年的镇天司重新回到皇城百姓眼前。
杀。
什么叫皇权特许,杀人无错?
青阳侯持刀从大理寺门前杀到刑部,七品官杀的,五品官也杀的。
文官杀的,武官也杀的。
不但杀,还堵在皇宫乾阳殿门前杀,还将刀送到五皇子府,让五皇子自己杀。
皇城这么大,真见过青阳侯的人不过寥寥。
但满皇城如今议论的,都是一句话。
青阳侯,敢杀人。
因为青阳侯持刀杀人成为百姓疯传之事,反而镇天司抓捕大理寺刑部上下数百人,抄数十官员之家的事情,倒是没人在意了。
连着镇天司从皇城书院擒去数百学子教习,将刑部尚书都截入司狱,也没多少人过问。
原本,这等事情必然是引起汹涌舆情,御史台怕是要全员出动,上书的折子如雪一般。
可是现在御史台也好,礼部也罢,乃至于朝堂百官,竟然没有时间去管外人事。
他们自己都自身难保!
枢密院一日三圣旨,六部尚书有三位被留在御书房。
三司联手,百官自查。
御史台新任御史大夫曹越,将自己所有家产名录贴在东华门外邸报栏中,言他曹越除此名录之外多一两纹银之产,甘愿辞官归隐。
皇城,乱了。
这乱,不是战乱,而是纷乱。
这么多年来,大秦的百姓已经习惯了那些官员挥金如土,那些世家广厦万千的状态。
拿着五两纹银俸禄的武卒眼中,那些官员就该是脑满肠肥,就该是金银不缺。
可是曹越完全颠覆了百姓与低阶武者,低阶武官武卒的认知。
大秦,真有两袖清风的官!
这大秦,真有为江山,为万民的官!
这样的官,就该被皇帝重用!
皇帝圣明,用曹越为御史大夫!
皇帝圣明,用敢杀人的青阳侯为武御司司首!
皇城之中,一时间竟然沉寂了。
所有人都在等待,等待百官自查的结果。
京兆府。
身穿青灰儒袍的府衙肖楼坐在后堂,身前是十多位京兆府中官员。
此地是后堂,众人也都没有穿官服。
这些官员,除了大多数的京兆府官员,还有几位是吏部中人。
肖楼的岳丈是吏部尚书司马清光,他与吏部中官员也算熟悉。
肖楼看向众人,面色平静。
“诸位同僚与我肖楼共事也有数年,对我的为人也该是了解。”
“此时连夜召集大家来府中,是为商议百官自查之事。”
肖楼的目光扫过,低声道:“司马尚书如今置留宫中,吏部一时无法掌控百官讯息,也无法推动自查之事。”
“这是陛下有意为之,也是司马尚书自保之法。”
“司马尚书是我岳丈,我就把话说明白。”
“这一次礼部主导自查,那些礼部文官又大多清廉,吏部,户部,还有京兆府这等实职官员身在其位,就算再干净,也比不上礼部和御史台的人。”
“此事查下去,礼部和御史台必然为百姓拥戴,吏部,户部,其他官员,恐怕要为天下唾弃。”
肖楼看向众人,神色之中多出一丝复杂。
“曹越将自己家产公开,连我也是震惊。”
“回头想想,我等身家与其相比,何止千倍万倍之巨?”
“百姓,该怎么想我们?”
大堂之中,一时沉默。
都是做久了官的,谁都明白肖楼心思。
司马清光乃是吏部尚书,本该是最可能成为内阁大学士,成为国相人选。
可是这次礼部参与百官自查,礼部官员又大多清贵。
等自查结果公布,司马清光别说入阁,不被牵连就不错了。
吏部,那可是六部之中最肥之地,比户部还肥。
现在肖楼寻他们,必然是为司马清光铺路。
“府尹大人,陛下这次当真铁了心要查?”站在肖楼身前的五旬老者双目眯起,“皇城之中,若是真查,又有多少人是干净的?”
“不错,要是真将百官都罢免了,谁为大秦做事?”另一位四旬出头的青袍文官低声说道。
其他人都是相互看看,微微点头。
法不责众。
这等自查,要是真彻底查下去,最终怕不就是一摊烂账。
“你们不懂。”
肖楼摇摇头,轻轻摆手。
“你们觉得大秦少了百官不行,却忘记了,各方郡府,有的是人愿意来皇城为官。”
“你们觉得大秦的官需要儒道修行精深,需要精通各种律法,可是你们忘记了,青天洲上多的是儒道修行者。”
肖楼的声音,让所有人愣住。
“犯官发配陈洲,调青天洲上大儒入朝,如今天道大盛,多少年轻人有潜力有热血,不求名利,只为大秦。”
“你们听说过他们的口号吗?”
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”
“诸位,时代变了。”
肖楼的目光缓缓落在身前几人身上,轻声道:“百官自查结果陛下不满意的话,还有镇天司,还有青阳侯。”
“青阳侯手中的刀,很利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