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冯正明和罗晴夫妻接待,让科夫曼夫妇对葱烧海参这道菜有了全新认识。
科夫曼也是真正感受到,中餐独特的一份魅力。
科夫曼夫人也是拿出红葡萄酒,搭配上了这份葱烧海参。
“中餐的菜肴,也是可以这样优雅,搭配上红葡萄酒。”
冯正明听到科夫曼夫人这话,微笑回应她。
“中餐也是有很优雅的菜,只是过去我们的条件不算好,很多时候我们的菜更多只是为了下饭,缺乏更多美感上的探索。
现在我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,大家自然也就有了更多对美的追求。
很多传统菜,也就可以做的更加优雅,满足大家对美的追求。”
科夫曼点头:“和西餐一样,过去西餐也并不优雅。
在大家需要满足吃饱的情况下,菜是很难做的优雅,更多还是只要能吃的饱就好。
但是当条件好了,大家很自然会有更多的要求。”
冯正明笑着说:“可能我们和你们还是会有一些区别,你们的餐饮更多是贵族皇室的餐饮发展而来,中餐更多是平民百姓中成长起来。
所以在过去我们以炒菜居多,是因为炒菜可以更少的用油脂。”
冯正明接着又举例:“还有鲁菜在内,很多菜系中肉类不多,有也多是以内脏为主,也是过去平民百姓比较难吃得上一顿肉。”
科夫曼立刻接话:“我想起你们鲁菜那个九转大肠。”
科夫曼夫人:“那个菜也很漂亮,味道也很不错。”
冯正明笑了:“夫人喜欢,等比赛结束,有空去泉城,我也可以做给你们尝尝。”
科夫曼夫人自然是期待满满。
“好啊,我希望还可以品尝到。”
科夫曼则是对爆炒腰和爆炒肝尖比较感兴趣。
他觉得那两样,算是把内脏做的相当美味。
冯正明也答应,可以抽空做给科夫曼好好尝一尝自己手艺。
在冯正明和罗晴跟科夫曼夫妇一起享受平淡家庭聚会时。
程国胜和林国富终于还是找到了王老师傅。
其他一些老师傅的徒弟们,也都找到了各自的师父。
大家还是想要知道,最终十佳名厨的名额会如何去分配?
王老师傅得知两个徒弟来意,她倒也没有责备。
“哈哈哈,正明还真说对了,他说你们还是会来找我,哪怕已经靠着葱烧海参这道菜让你们扳回一局,你们还是很在意自己会不会输给徒弟辈的青年厨师啊。”
被王老师傅点破来意,让程国胜和林国富师兄弟俩本来商量好的说词说不出口。
王老师傅接着搬出冯正明的意思。
“正明说过,这次比赛肯定是要公平公正,能不能成为十佳,就是要看你们的手艺,你们不会真的那么没自信,连徒弟辈的年轻厨师都比不过?”
王老师傅的话说的很直接,让程国胜和林国富确实无话可说。
想要让师父帮忙分名额,可那样不是承认自己不如青年厨师了?
但要是什么都不说,岂不是白来找师父了?
程国胜思考片刻还是开口。
“师父我们只是觉得,这比赛可能不公平,毕竟三道菜就判定一个厨师是不是手艺好,显得有些草率了。”
王老师傅面带微笑:“国胜你还是放不下那个虚名。”
这话把程国胜说的再次有些哑口无言。
王老师傅继续开口:“其实呢,明年在南边的海外会有一场亚洲名厨邀请赛,那可能才会是你们更需要去准备的。
这场正明主办的比赛,只能算是那个邀请赛的预热。
是不是能最后成为十佳鲁菜名厨,并不会影响到最终是否能去参加那场邀请赛。
关键还是要看你们这些大师傅,是不是还能坚守住你们的基本功。”
听了王老师傅的话,程国胜和林国富师兄弟俩都有些惊讶。
他们没想到,原来明年还有那样一场亚洲名厨邀请赛。
程国胜有些奇怪,自己背后的投资人竟然都没有提醒自己?
王老师傅感叹:“从这次比赛看,你们可能确实还是不如正明,他实际上早已经脱离对一些虚名的追逐。
他为什么主办这样一场比赛?但是他自己又不参与到比赛中?
是因为他如果参与了这场比赛,对你们而言更加不公平。”
程国胜听到这有些不服气:“师父您觉得,我们不如冯正明?”
王老师傅笑了:“这难道不是很明显?”
不等程国胜开口,王老师傅直接问:“如果你自认你的手艺比得上正明,那你为什么要从沪城回到泉城?”
这话把程国胜彻底问得是哑口无言。
果然最了解他的还是师父。
王老师傅很清楚程国胜心底始终不服气冯正明。
同时王老师傅也明白,程国胜自己也清楚,他不是冯正明的对手。
无论是手艺上,还是在个人厨艺背后的文化艺术修养上。
尤其是在对自我的宣传上,程国胜一直不服输,但他很清楚自己不如冯正明。
冯正明仅仅一个全国大赛状元的名头,就被他很好的利用到了极致。
他总能在最重要的场合,一次次在所有人见证下,一次次拔高自己“全国烹饪技能状元”含金量。
他可以在港城的回归国宴上,领着全国各地名厨一起,设计做出那道祖国山河图。
他也可以在港城,面对那些大亨,和受邀的海外名厨面前。
用一条真鲷做出一道征服所有人的祖国山河图缩小版。
他也能够在沪城一口气开上四家分店,然后让自己的店成为连海外友人都喜欢的店。
更是能在沪城推出餐馆推荐指南。
还能让很多人都对他的推荐指南信服。
如果仔细去想冯正明做的这一切,会很清楚的发现,他所作所为实际上都在无形提升自己“状元”名头含金量。
所有人知道他做的那些事,会很自然觉得他是全国烹饪技能状元,他做的没有错。
王老师傅看向自己的两个让他很满意的徒弟。
“你们啊,应该想一想,他需要用比赛去证明自己吗?他根本就不需要,因为他已经有足够的名气和实力,并且也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。”
说到这,王老师傅看向程国胜。
“我知道这次比赛,本来是你身后那些投资人想要推动你去发起这个比赛。
你们把名头吹得很大,但你们根本没有正明的能力把比赛搞得这么大。
你们原本只是想要借着这个比赛,利用正明他的名气,好抬高你的名声,顺便把你重新开业的聚宾园品牌打响。”
被王老师傅戳破了自己本来的那些小心思。
程国胜更加是不敢吭声了。
林国富明显有些意外,不可思议扭头看向自己师兄。
他还真不知道,原来这场比赛原本竟然是这样的?
所以如果不是冯正明把这场比赛的声势扩大了,这个比赛只能是成全自己师兄提升名气?
这么一想,林国富突然觉得,似乎这场比赛还要感谢冯正明。
王老师傅继续说:“你和你背后投资人格局太小,如果不是正明出手的话,恐怕很难请到多少人来参加你们举办的比赛。
正明是看出了你们的盘算,所以他直接把主办权接过去,然后自己赞助,也拉了别人来赞助。
这才让整场比赛有了真正国际大赛的范。”
说到这里,王老师傅看向自己昔日得意徒弟是多少有些失望。
“可惜你们两个始终还是放不下那份虚名。”
说完这话,王老师傅直接说:“既然这样,那第三道菜你们好好做,拿出你的真本事,看看你们能不能用一道菜征服所有人,成为十佳鲁菜名厨吧。”
程国胜和林国富也不再说什么。
两人都很清楚,接下来的比赛师父是不会出面帮忙,只能靠他们自己。
王老师傅又说:“你们放心,第三道菜不会有人获得任何优待,能不能成为十佳名厨,全都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了。”
程国胜和林国富抬起头看向王老师傅。
两人还是忍不住想问,真的不会有其他老师傅出面?
王老师傅明显看出两人的想法。
“第三道菜我们都不是评委,第三道菜的评委究竟是谁,我们现在也都不知道。
为了绝对的公平,正明他对我们所有人都隐瞒,连他的师兄们都不知道,你们颜师叔也不知道。
所以第三道菜完全看你们自己的实力了。”
几乎同一时间,其他找自己师父的大师傅们也都得到了这个消息。
原来第三道菜的评委,不再是前两道菜的评委了。
而所有人,除了冯正明之外,都不知道第三道菜的评委究竟是谁?
冯正明和罗晴夫妻俩,跟科夫曼夫妇吃过饭一起对坐品茶。
到了此时,冯正明才把第三道菜的评委告诉科夫曼。
“第三道菜的评委一共五位,科夫曼先生您是一位,还有四位是我专门邀请来的,他们和任何厨师都没有接触,可以保证第三道菜评审的绝对公平。”
科夫曼好奇问:“你还请了谁?”
冯正明笑着回答:“两位京城请来的老师傅,他们都是常年参与国宴的大师,还有这次比赛的两位最大赞助商。”
科夫曼问:“赞助商?他们可以公平公正吗?”
冯正明明白科夫曼的意思,是表示赞助商可能会偏向冯正明的人。
“不用担心,评分的时候,不会让评委面对厨师,所以他们实际上不知道自己品尝和打分的菜,究竟是谁做的。”
科夫曼想了想问:“这样的话,你觉得最后究竟哪些厨师会成为这次十佳?”
冯正明无奈叹了口气:“我现在也不知道,不过我知道,年轻的厨师们应该无法争夺十佳名额。”
科夫曼夫人好奇:“为什么年轻厨师不能争夺十佳?”
没等冯正明回答,科夫曼帮他解释。
“因为第二道菜,他们落后分数太多。”
科夫曼夫人惊讶:“有那么大差距吗?”
科夫曼笑着问自己太太:“你觉得今晚冯的葱烧海参好吃吗?”
“当然。”科夫曼夫人没有丝毫迟疑很肯定,“非常美味。”
科夫曼:“味道上的差距很明显,年轻厨师在经验上,始终是存在巨大短板。”
科夫曼夫人看向冯正明:“可是冯也很年轻。”
科夫曼无奈:“有些人或许就是天生适合做菜。”
这话让科夫曼夫人笑了起来。
“难怪你和冯关系好,你们都是那种天生适合做菜的人。”
科夫曼夫人接着扭头跟罗晴说起科夫曼一些经历。
罗晴听科夫曼夫人介绍才知道,原来科夫曼先生比冯正明还要年轻就成为了主厨。
而且科夫曼的出现,直接改变了烹饪上的一些标准。
或者应该说,因为有科夫曼出现,导致了标准被提高了。
和冯正明一样,科夫曼也是从小地方走出来。
他的很多菜都融合家乡味道。
就像是冯正明从齐鲁把鲁菜带去沪城一样。
冯正明在沪城也是坚持用鲁菜的技法,并且菜品味道上也会偏向鲁菜。
罗晴看向冯正明和科夫曼。
“你们的经历确实很像。”
冯正明和科夫曼相视一眼,随后两个人也都是大笑起来。
又是一天的休整。
算是让所有厨师都认真为第三道菜做一些准备。
年轻的厨师们其实大多也都清楚,因为第二道的葱烧海参,他们应该是无缘争夺十佳名厨。
倒也没有年轻厨师觉得这样不公平。
毕竟手艺上的事,比拼的还是个人能力。
第二道菜大家都是做葱烧海参。
你手艺上技不如人,又怎么能有资格压着大师傅们成为十佳名厨?
当然,年轻的厨师们还是进行好好准备,想要把第三道菜认真做好了。
纵然是和大师傅们有差距,也要在第三道菜上拼尽全力。
冯正明在休息日里,亲自去接了赶来的几位评委。
两位从京城来的国宴大师。
还有专程赶来的港城大亨。
接到了人,冯正明把他们一起驱车接到曲阜,安排在酒店里住下来。
到了这个时候,还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他们的评委身份。
也是给比赛蒙上了一层神秘感。
引发了不少的讨论和猜测。(本章完)
科夫曼也是真正感受到,中餐独特的一份魅力。
科夫曼夫人也是拿出红葡萄酒,搭配上了这份葱烧海参。
“中餐的菜肴,也是可以这样优雅,搭配上红葡萄酒。”
冯正明听到科夫曼夫人这话,微笑回应她。
“中餐也是有很优雅的菜,只是过去我们的条件不算好,很多时候我们的菜更多只是为了下饭,缺乏更多美感上的探索。
现在我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,大家自然也就有了更多对美的追求。
很多传统菜,也就可以做的更加优雅,满足大家对美的追求。”
科夫曼点头:“和西餐一样,过去西餐也并不优雅。
在大家需要满足吃饱的情况下,菜是很难做的优雅,更多还是只要能吃的饱就好。
但是当条件好了,大家很自然会有更多的要求。”
冯正明笑着说:“可能我们和你们还是会有一些区别,你们的餐饮更多是贵族皇室的餐饮发展而来,中餐更多是平民百姓中成长起来。
所以在过去我们以炒菜居多,是因为炒菜可以更少的用油脂。”
冯正明接着又举例:“还有鲁菜在内,很多菜系中肉类不多,有也多是以内脏为主,也是过去平民百姓比较难吃得上一顿肉。”
科夫曼立刻接话:“我想起你们鲁菜那个九转大肠。”
科夫曼夫人:“那个菜也很漂亮,味道也很不错。”
冯正明笑了:“夫人喜欢,等比赛结束,有空去泉城,我也可以做给你们尝尝。”
科夫曼夫人自然是期待满满。
“好啊,我希望还可以品尝到。”
科夫曼则是对爆炒腰和爆炒肝尖比较感兴趣。
他觉得那两样,算是把内脏做的相当美味。
冯正明也答应,可以抽空做给科夫曼好好尝一尝自己手艺。
在冯正明和罗晴跟科夫曼夫妇一起享受平淡家庭聚会时。
程国胜和林国富终于还是找到了王老师傅。
其他一些老师傅的徒弟们,也都找到了各自的师父。
大家还是想要知道,最终十佳名厨的名额会如何去分配?
王老师傅得知两个徒弟来意,她倒也没有责备。
“哈哈哈,正明还真说对了,他说你们还是会来找我,哪怕已经靠着葱烧海参这道菜让你们扳回一局,你们还是很在意自己会不会输给徒弟辈的青年厨师啊。”
被王老师傅点破来意,让程国胜和林国富师兄弟俩本来商量好的说词说不出口。
王老师傅接着搬出冯正明的意思。
“正明说过,这次比赛肯定是要公平公正,能不能成为十佳,就是要看你们的手艺,你们不会真的那么没自信,连徒弟辈的年轻厨师都比不过?”
王老师傅的话说的很直接,让程国胜和林国富确实无话可说。
想要让师父帮忙分名额,可那样不是承认自己不如青年厨师了?
但要是什么都不说,岂不是白来找师父了?
程国胜思考片刻还是开口。
“师父我们只是觉得,这比赛可能不公平,毕竟三道菜就判定一个厨师是不是手艺好,显得有些草率了。”
王老师傅面带微笑:“国胜你还是放不下那个虚名。”
这话把程国胜说的再次有些哑口无言。
王老师傅继续开口:“其实呢,明年在南边的海外会有一场亚洲名厨邀请赛,那可能才会是你们更需要去准备的。
这场正明主办的比赛,只能算是那个邀请赛的预热。
是不是能最后成为十佳鲁菜名厨,并不会影响到最终是否能去参加那场邀请赛。
关键还是要看你们这些大师傅,是不是还能坚守住你们的基本功。”
听了王老师傅的话,程国胜和林国富师兄弟俩都有些惊讶。
他们没想到,原来明年还有那样一场亚洲名厨邀请赛。
程国胜有些奇怪,自己背后的投资人竟然都没有提醒自己?
王老师傅感叹:“从这次比赛看,你们可能确实还是不如正明,他实际上早已经脱离对一些虚名的追逐。
他为什么主办这样一场比赛?但是他自己又不参与到比赛中?
是因为他如果参与了这场比赛,对你们而言更加不公平。”
程国胜听到这有些不服气:“师父您觉得,我们不如冯正明?”
王老师傅笑了:“这难道不是很明显?”
不等程国胜开口,王老师傅直接问:“如果你自认你的手艺比得上正明,那你为什么要从沪城回到泉城?”
这话把程国胜彻底问得是哑口无言。
果然最了解他的还是师父。
王老师傅很清楚程国胜心底始终不服气冯正明。
同时王老师傅也明白,程国胜自己也清楚,他不是冯正明的对手。
无论是手艺上,还是在个人厨艺背后的文化艺术修养上。
尤其是在对自我的宣传上,程国胜一直不服输,但他很清楚自己不如冯正明。
冯正明仅仅一个全国大赛状元的名头,就被他很好的利用到了极致。
他总能在最重要的场合,一次次在所有人见证下,一次次拔高自己“全国烹饪技能状元”含金量。
他可以在港城的回归国宴上,领着全国各地名厨一起,设计做出那道祖国山河图。
他也可以在港城,面对那些大亨,和受邀的海外名厨面前。
用一条真鲷做出一道征服所有人的祖国山河图缩小版。
他也能够在沪城一口气开上四家分店,然后让自己的店成为连海外友人都喜欢的店。
更是能在沪城推出餐馆推荐指南。
还能让很多人都对他的推荐指南信服。
如果仔细去想冯正明做的这一切,会很清楚的发现,他所作所为实际上都在无形提升自己“状元”名头含金量。
所有人知道他做的那些事,会很自然觉得他是全国烹饪技能状元,他做的没有错。
王老师傅看向自己的两个让他很满意的徒弟。
“你们啊,应该想一想,他需要用比赛去证明自己吗?他根本就不需要,因为他已经有足够的名气和实力,并且也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。”
说到这,王老师傅看向程国胜。
“我知道这次比赛,本来是你身后那些投资人想要推动你去发起这个比赛。
你们把名头吹得很大,但你们根本没有正明的能力把比赛搞得这么大。
你们原本只是想要借着这个比赛,利用正明他的名气,好抬高你的名声,顺便把你重新开业的聚宾园品牌打响。”
被王老师傅戳破了自己本来的那些小心思。
程国胜更加是不敢吭声了。
林国富明显有些意外,不可思议扭头看向自己师兄。
他还真不知道,原来这场比赛原本竟然是这样的?
所以如果不是冯正明把这场比赛的声势扩大了,这个比赛只能是成全自己师兄提升名气?
这么一想,林国富突然觉得,似乎这场比赛还要感谢冯正明。
王老师傅继续说:“你和你背后投资人格局太小,如果不是正明出手的话,恐怕很难请到多少人来参加你们举办的比赛。
正明是看出了你们的盘算,所以他直接把主办权接过去,然后自己赞助,也拉了别人来赞助。
这才让整场比赛有了真正国际大赛的范。”
说到这里,王老师傅看向自己昔日得意徒弟是多少有些失望。
“可惜你们两个始终还是放不下那份虚名。”
说完这话,王老师傅直接说:“既然这样,那第三道菜你们好好做,拿出你的真本事,看看你们能不能用一道菜征服所有人,成为十佳鲁菜名厨吧。”
程国胜和林国富也不再说什么。
两人都很清楚,接下来的比赛师父是不会出面帮忙,只能靠他们自己。
王老师傅又说:“你们放心,第三道菜不会有人获得任何优待,能不能成为十佳名厨,全都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了。”
程国胜和林国富抬起头看向王老师傅。
两人还是忍不住想问,真的不会有其他老师傅出面?
王老师傅明显看出两人的想法。
“第三道菜我们都不是评委,第三道菜的评委究竟是谁,我们现在也都不知道。
为了绝对的公平,正明他对我们所有人都隐瞒,连他的师兄们都不知道,你们颜师叔也不知道。
所以第三道菜完全看你们自己的实力了。”
几乎同一时间,其他找自己师父的大师傅们也都得到了这个消息。
原来第三道菜的评委,不再是前两道菜的评委了。
而所有人,除了冯正明之外,都不知道第三道菜的评委究竟是谁?
冯正明和罗晴夫妻俩,跟科夫曼夫妇吃过饭一起对坐品茶。
到了此时,冯正明才把第三道菜的评委告诉科夫曼。
“第三道菜的评委一共五位,科夫曼先生您是一位,还有四位是我专门邀请来的,他们和任何厨师都没有接触,可以保证第三道菜评审的绝对公平。”
科夫曼好奇问:“你还请了谁?”
冯正明笑着回答:“两位京城请来的老师傅,他们都是常年参与国宴的大师,还有这次比赛的两位最大赞助商。”
科夫曼问:“赞助商?他们可以公平公正吗?”
冯正明明白科夫曼的意思,是表示赞助商可能会偏向冯正明的人。
“不用担心,评分的时候,不会让评委面对厨师,所以他们实际上不知道自己品尝和打分的菜,究竟是谁做的。”
科夫曼想了想问:“这样的话,你觉得最后究竟哪些厨师会成为这次十佳?”
冯正明无奈叹了口气:“我现在也不知道,不过我知道,年轻的厨师们应该无法争夺十佳名额。”
科夫曼夫人好奇:“为什么年轻厨师不能争夺十佳?”
没等冯正明回答,科夫曼帮他解释。
“因为第二道菜,他们落后分数太多。”
科夫曼夫人惊讶:“有那么大差距吗?”
科夫曼笑着问自己太太:“你觉得今晚冯的葱烧海参好吃吗?”
“当然。”科夫曼夫人没有丝毫迟疑很肯定,“非常美味。”
科夫曼:“味道上的差距很明显,年轻厨师在经验上,始终是存在巨大短板。”
科夫曼夫人看向冯正明:“可是冯也很年轻。”
科夫曼无奈:“有些人或许就是天生适合做菜。”
这话让科夫曼夫人笑了起来。
“难怪你和冯关系好,你们都是那种天生适合做菜的人。”
科夫曼夫人接着扭头跟罗晴说起科夫曼一些经历。
罗晴听科夫曼夫人介绍才知道,原来科夫曼先生比冯正明还要年轻就成为了主厨。
而且科夫曼的出现,直接改变了烹饪上的一些标准。
或者应该说,因为有科夫曼出现,导致了标准被提高了。
和冯正明一样,科夫曼也是从小地方走出来。
他的很多菜都融合家乡味道。
就像是冯正明从齐鲁把鲁菜带去沪城一样。
冯正明在沪城也是坚持用鲁菜的技法,并且菜品味道上也会偏向鲁菜。
罗晴看向冯正明和科夫曼。
“你们的经历确实很像。”
冯正明和科夫曼相视一眼,随后两个人也都是大笑起来。
又是一天的休整。
算是让所有厨师都认真为第三道菜做一些准备。
年轻的厨师们其实大多也都清楚,因为第二道的葱烧海参,他们应该是无缘争夺十佳名厨。
倒也没有年轻厨师觉得这样不公平。
毕竟手艺上的事,比拼的还是个人能力。
第二道菜大家都是做葱烧海参。
你手艺上技不如人,又怎么能有资格压着大师傅们成为十佳名厨?
当然,年轻的厨师们还是进行好好准备,想要把第三道菜认真做好了。
纵然是和大师傅们有差距,也要在第三道菜上拼尽全力。
冯正明在休息日里,亲自去接了赶来的几位评委。
两位从京城来的国宴大师。
还有专程赶来的港城大亨。
接到了人,冯正明把他们一起驱车接到曲阜,安排在酒店里住下来。
到了这个时候,还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他们的评委身份。
也是给比赛蒙上了一层神秘感。
引发了不少的讨论和猜测。(本章完)